10月27日,黃驊港務雜貨碼頭迎來首艘以“雙鐘擺”運輸模式承運快消品的集裝箱貨輪——“天祥63”輪。該輪裝載的吉林長白山天然礦泉水順利完成卸船作業,標志著黃驊港務“雙鐘擺”運輸模式正式突破傳統貨類邊界,向快消品等高附加值領域實現拓展。
作為黃驊港務構建高效多式聯運樞紐的重要抓手,“雙鐘擺”運輸模式通過“鐵路-海運-公路”無縫銜接,實現貨物在錦州港、黃驊港間的雙向高效流轉。此次試點貨類為農夫山泉旗下靖宇工廠、臨江工廠生產的優質天然礦泉水,全程采用“鐵路-海運-公路”聯運方式,貨物經鐵路從吉林長白山運抵錦州港,換裝中遠海40HQ集裝箱后通過海運經天津港中轉至黃驊港,最終通過公路運輸直達華北市場,實現了從長白山到華北市場的“門到門”運輸閉環。
此次業務創新驗證了“雙鐘擺”模式在快消品領域的可行性。通過精準調度與高效協同,黃驊港務與始發港集裝箱單位共同優化作業工藝,實現集裝箱“貨不落地”,確保貨物在港口環節無縫銜接。相比傳統運輸方式,該模式有效縮短物流周期,降低綜合成本,充分釋放中國神華物流體系與農夫山泉供應鏈的協同優勢,積累下高附加值貨類運輸的寶貴經驗。
后續,黃驊港務將進一步優化現有的“公路運輸”“公鐵聯運”“公海聯運”運輸模式,持續擴大集裝箱“雙鐘擺”“海鐵聯運”業務,推動港口貨物結構向多元化轉型,為創建世界一流港口注入強勁動能。